失业浪潮下,你支持“斜杠青年”吗?
明天和失业不知哪个先来? 这句话引发了众多“打工人”的深深共鸣。如今,就业压力与日俱增,职场竞争愈发激烈,“996”“末位淘汰”等制度令不少“打工人”深陷焦虑之中,危机感日益浓重。
面对这般严峻的就业大环境,“打工人”踏上了“自救”征程,“斜杠青年”顺势而生。
“不会弹琴的程序员不是好老师。”这样一句话清晰地揭示了斜杠青年的定义——“并非只拥有单一职业,而是具备多重身份和多样技能。”
有网友分享自身经历:自己原本的职业是一名自由摄影师,每月差不多有一半时间在进行拍摄,每月的收入能够支撑自己的“精致生活”,然而受大环境影响,摄影订单大幅减少,他选择加入“斜杠一族”,成为一名骑手,以增加个人收入。
上班时是白领,下班后去送外卖,这是斜杠青年的“常规操作”。白天专注码字的编辑,下班之后摇身一变,去云推好群平台上交流拓客的也屡见不鲜。
种种“斜杠青年”的涌现,一方面是期望获取更多的额外收入,另一方面则是,不得不增添“额外技能”以抵御“职业寒冬”,为未来的转行做好准备。
“996”“007”“末位淘汰”等现象的出现,彰显了当前愈发激烈的职场环境,不但职业竞争压力巨大,工作内卷严重,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、日新月异的时代,说不定您的工作哪天就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。“花无百日红”用于形容行业的未来发展,再恰当不过了。
“斜杠”的出现并非打工人的“一厢情愿”,其中也暴露出资本的需求。在经济大环境良好的状况下,许多企业都是自行雇佣本单位员工,如今,追求更低成本、更高效率的企业,不得不将一部分岗位“外包”出去。
与此同时,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,远程办公、弹性工作制等开放式管理方式不断涌现。在新型的雇佣关系中,“打工人”拥有了更多可自主支配的时间,更多可分配的精力能够涉足其他领域,成为“斜杠青年”。
由此可见,“斜杠青年”全民化已势不可挡,或许“斜杠青年”的出现能够打破现有的僵化工作模式,未来本职工作的时间或许会逐渐缩短,剩余时间可为“其他企业”继续工作,实现自身的“附加价值”。
由上述内容可知,“斜杠”青年群体尽管在“斜杠”工作中面临社会保障欠缺的状况,但这种欠缺对于拥有主职工作的他们而言并非关键问题。该群体的发展困境实际上以主职和副职之间的冲突为主,主要表现在个人管理以及职业化发展这两个方面。在信息化社会以及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,一方面,劳动者的知识、技能作为人力资本的回报率持续攀升,青年劳动者唯有不断提高学历层次、强化技能培训、提升技能水平,方能获取更多更优的就业机会,才有可能成为“斜杠”青年;另一方面,已经开展“斜杠”工作的青年群体又普遍遭遇个体赋能与职业化发展相互冲突的困境。
今日讨论:你支持“斜杠青年”吗?